【自我成長-好書推薦】《被討厭的勇氣》讓你活的更自由!人生不是為了迎合別人!

引言:這篇帶你了解《被討厭的勇氣》故事大綱、重點雞湯、處事心境,以及站長的閱讀心得!

  各位是不是很常因為害怕別人異樣的眼光,而放棄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?總是迎合別人,卻活得越來越不快樂嗎?《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,就是為了擺脫這種 ” 活在他人評價中 ” 的心態,讓你用 ” 活在當下 ” 的概念,重新思考自由與幸福的真正意義。這篇我會帶你快速的了解這本書的故事大綱、重點筆記,並分享站長的親自閱讀心得,幫助你決定這本書是否適合你購買!
  如果你正在尋找一本能解決你自卑感、未來焦慮與人際關係等煩惱的自我成長書籍,那麼這篇書評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!
  *這篇文章參考了 PTT、Dcard 等社群上熱門討論的經典好書推薦,相信是很多人有興趣閱讀的,站長我寫書評都是親自整本讀完後才敢寫,亦沒有抄別人或拿別人的去拼貼,絕對真實!

《被討厭的勇氣》的書籍封面,是 Dcard 和 Ptt 都有網友提到的 "經典好書推薦"!非常推薦給很在意他人眼光、活的不自在且容易內耗,沒有幸福感的朋友們!

▶︎ 書籍簡介 ❰作者資訊&內容大綱❱

《被討厭的勇氣》|作者 : 岸見一郎、古賀史健

《被討厭的勇氣》的書籍封面,是 Dcard 和 Ptt 都有網友提到的 "經典好書推薦"!非常推薦給很在意他人眼光、活的不自在且容易內耗,沒有幸福感的朋友們!

最新售價:

NT$240

閱讀推薦:會困擾於人際關係與自我認可等想法的朋友們!

出版形式實體書|電子書|有聲書
推薦程度★★★★★ (非常推薦)
相似書籍暫無推薦

  書籍內容大綱:這本書是用一個年輕人和一位哲學家對話的方式來呈現,就是兩個人辯論的那種感覺!有一位年輕人帶著很多問題和不滿,認為自己的不幸是由過去的經歷、家庭環境、社會條件等所決定的 (很像現實中那個怨天怨地的我們🫢,什麼人家是富二代不公平啊~我人生一定要有什麼成就啊~之類的),而哲學家則用 ” 阿德勒心理學 ” 的觀點,慢慢顛覆年輕人的想法,有點像是幫助年輕人解決他對人生、幸福、人際關係等的煩惱,替他找到一個意義、解答。
  然後隨著年輕人和哲學家的深入討論,年輕人從最初的憤怒、抗拒,到最後的理解、接受,開始明白擁有 ” 被討厭的勇氣 “,才是真正自由的開始!而到底什麼是 ” 被討厭的勇氣 ” 呢?讓站長我接著為你講解!

▶︎ ❰學習重點&筆記整理❱ 讀完這本書你將學到?

《被討厭的勇氣》學習重點

  《被討厭的勇氣》這本書的核心思想是來自於阿德勒心理學,它顛覆了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社會傳統觀念,能讓你學到人的煩惱源自於人際關係,而真正的自由來自於 ” 不迎合他人 “;我們常常以為過去的經歷決定了我們現在的模樣,例如小時候被父母責罵導致自卑,不過書中告訴我們,過去發生的事並不會決定未來,真正影響我們人生的,是我們 ” 現在選擇怎麼看自己 “!如果同樣被父母責備,我可以選擇就此擺爛,但我也可以選擇積極向上變得更好,而我會說因為小時候被父母怎樣怎樣,不過是在為現在的自己想要的目的找的藉口罷了,也許我就想待在廢廢的舒適區裡!
  另外在書中,哲學家還有對年輕人提到其他重點,幫他理解 ” 幸福並不是來自於獲得他人的認可,而是來自於對他人的貢獻感 ” ,並且教學如何從 ” 課題分離 ” 的角度,放下對別人眼光的執著,活出真正的自己。當我們能真正不再為取悅他人而活、不再害怕被討厭,就能在內心擁有真正的自由,這也是本書想傳達的 ” 如何活的真正幸福 ” 的關鍵,幫助我們擁有屬於自己的人生。

《被討厭的勇氣》站長的筆記整理

  這本書我覺得很棒的地方在於,有時候腦袋裡有什麼不自在的想法,其實轉個念就過了,但難就難在這兒啊~可那又有什麼關係呢~接受就是了。就像佛家修行時所說的:用第三人稱觀察我、觀察世界,不多做解釋,便能豁然開朗,真正自由!
  閱讀這本書的時候,總覺得自己有時像書中的年輕人,卡在一些事情上,但聽了哲學家的梳理講解,就暢快多了!我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想法,並整理成下面的閱讀筆記,以後遇到什麼解不開的事情,就回來讓哲學家提點一下我,也分享給各位囉!

(1)你的人生不是過去的產物,而是你當下的選擇

  很多人都會認為自己的不幸是來自於小時候的經歷、被身邊的什麼東東影響的,但哲學家告訴我們:過去的經歷並不會影響未來,而是我們給了它什麼樣的意義,因此決定了未來。與其糾結於過去的痛苦,不如思考 ” 現在的我想要怎麼生活 “?如果我們願意放下用 ” 原因論 ” 的思考方式,不再用過去的經驗來解釋現在的處境 (我現在為什麼會這樣,是因為…);而是用 ” 目的論 “,來思考自己真正的目標 (我想要達成…過去怎麼樣又如何~)的心態,就能更看得開並繼續前行。

《被討厭的勇氣》心得筆記:你的人生不是過去的產物,而是你當下的選擇。一名男子站在岔路口,頭上長滿問號,代表人生的選擇是由自己決定的,和過去的經歷沒有關係。

(2)所謂的心理創傷,其實不存在,只是藉口而已

  接續上一個重點,為什麼我們會習慣的覺得 ” 過去的創傷讓我們變得弱小、不快樂、做不到 ” 呢?哲學家告訴我們:所謂的 ” 心理創傷 ” 或是過去的種種原因,只是我們用來合理化自己的理由。換句話說,不是因為創傷導致現在的痛苦,而是因為不想改變現在舒適的狀態,所以才用受傷當藉口。人是為了 ” 不想去做某件事 ” 而創造出恐懼或不安的理由,例如:因為我曾經被嘲笑過,所以現在不敢在和別說話!但實際上,是因為不想和別人說話,所以才往過去找了這樣的藉口。當我們意識到這一點時,才能夠正視自己,找到自己想要的並勇往直前。

(3)你的不幸,是你自己選擇的

  這句話聽起來很靠北,但書中提到:很多人之所以不願意改變,是因為不幸的現狀比改變來得更讓人安逸。就像有些人明明想要成功,卻一直不去行動,因為 ” 如果努力了還失敗,那要怎麼辦?”,他們選擇不行動,這樣就能保留 ” 如果我認真去做,一定會成功 ” 的可能性 (直白點就是藉口),這就是人生謊言~自己騙自己。可是真正的自由,就是勇敢承擔改變的風險,拿出勇氣,而不是為了逃避責任,選擇找藉口留在舒適圈中。

《被討厭的勇氣》心得筆記:你的不幸,是你自己選擇的。一名女子坐在地上抱頭苦惱,周圍充滿混亂的符號、烏雲和驚嘆號,象徵著不幸帶來的焦躁與不安,但其實是因為自己缺乏勇氣,不做出改變的選擇帶來的結果。

(4)所有煩惱,都來自於人際關係

  哲學家告訴我們:我們所有的煩惱,都是源於人際關係的煩惱。我們害怕被拒絕、害怕被討厭、害怕輸給別人,這些焦慮都來自與人的比較和競爭。很多人會覺得自己不夠好,會有這種 ” 自卑感 ” 是因為我們總是在和別人比較。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 ” 理想的自己 “,而不是 ” 比別人優秀 ” 。當我們放下競爭心態,不再用社會或他人的標準定義自己,就能感受到真正的自由。

(5)不要試圖討好所有人,因為那是不可能的

  有些人害怕被討厭,總是想迎合所有人的期待,但這樣八面玲瓏只會讓自己疲憊不堪,最後甚至連自己都討厭自己。「自由,就是要有被討厭的勇氣」,這並不代表你應該故意讓人討厭,而是當你選擇做真正的自己時,要知道必然會有人不認同你,可這並不是你的問題,只是立場不同罷了。當你開始接受 ” 不是所有人都會喜歡我 “,你就能活出真正的自己。

(6)分清楚是誰的課題,讓你的人生更加輕鬆

   哲學家提到的 ” 課題分離 “,也就是搞清楚哪些事是自己的責任,哪些事是別人的責任。例如,父母希望你考好成績,這是父母的期待,但學不學是你的課題;別人怎麼看你,是別人的課題,而不是你的責任。當你試圖干涉別人的課題,或者讓別人來干涉你的課題,就會產生痛苦。所以,學會分離課題,讓自己專注在該做的事情上面,而不是被外界的期待所束縛著。

《被討厭的勇氣》心得筆記:分清楚是誰的課題,讓你的人生更加輕鬆。插圖是一名男子陷入深思,而旁邊的女子看起來輕鬆自在,代表各自有各自的人生要過,課題也不一樣!

(7)自卑不是壞事,重點是如何面對

  自卑感是每個人都有的正常心理,但如果變成 ” 自卑情結 “,那就會成為往前邁進的阻礙。書中提醒我們:健全的自卑感來自於和理想中的自己相比,而不應該是來自和別人的比較。當你總是覺得因為學歷不好,所以無法成功;因為長相普通,所以無法交到朋友,這些都是 ” 自卑情結 ” ,是逃避努力的藉口。拿出勇氣來!你應該做的,是專注於提升自己,而不是沉溺於和他人的比較。

(8)真正的成長來自於和理想中的自己競爭,而非與他人競爭

  這個世界總是充滿比較,有個常見的社會價值是,大家都覺得有競爭才能使人進步,但阿德勒心理學認為,當一個人想要成為自己的時候,競爭反而會成為障礙。因為競爭一定會產生勝負,而有勝負,就一定會有自卑與優越感。如果你的自我價值是建立在勝過別人之上,那麼只要你輸了,你就會覺得自己毫無價值。真正的成長來自於和理想中的自己競爭,而不是與他人比較。

(9)生活的意義,不是來自於世俗成功,而是對於他人的貢獻

  很多人會覺得有錢、有成就,人生才有意義,但哲學家提醒我們:人生的意義是來自於對他人的貢獻。這並不代表我們要無私奉獻,而是當我們能真正認知到自己是對社會是有所貢獻時,就能感到真正的價值和快樂。例如:當你在工作中幫助了同事,或在家庭中為家人做出貢獻,這些都能讓你感受到自己的價值,即使只是很單純的活在世上也無所謂,也是對全世界都有價值的!只要我們能認識到這一點,這種快樂,比單純的金錢和名聲更加有用!

(10)活在當下,人生不是一條線,而是一連串的”此時此刻”

  我們常常被教育人生就像一條線,必須朝著某個目標前進,但哲學家提醒我們:人生不是通往某個目的地的旅程,而是每一個當下的累積。與其過度規劃未來,不如專注於 ” 當下能做的事 “,並認真過好每一天。例如 : 想成為作家的人,應該專注於當下去寫好一篇文章,而不是一直想著 ” 等我準備好,我就可以寫書 ,最後又找了個藉口說自己只是沒空,要是有空我也可以 “。當我們活在當下,就能真正的享受人生,而不是一直活在 ” 未來的某一天 “。

《被討厭的勇氣》心得筆記:活在當下,人生不是一條線,而是一連串的"此時此刻"。一位女生開心地抱著一個任務箱,背景則是打勾勾的待辦事項意境,代表著專注當下、完成目標,享受每一刻的成就感,沉浸在裡面。

▶︎ 站長的 ❰閱讀心得FQA❱ 分享

為什麼會想讀《被討厭的勇氣》?

  之前看老高的影片好像有介紹到,其實也沒什麼印象是不是這本書,但那時候有聽到其中的一些概念,覺得能轉個念想、不糾結好像滿不錯的!好幾年前也是思想上比較不成熟,容易被影響嗎?後來無意間又看到這本的大綱就想把他整本看完,當時好像在台灣跟日本都很受歡迎!

讀完《被討厭的勇氣》學到最重要的事是什麼?

  這本書其實應該能講到很多人的點喔!但每個人get到的點會比較不一樣,如果讓我選一個希望能更早領悟的道理的話,我會選:關於自己的人生,我們能夠做的就只有選擇對於自己最好的道路!另外,別人如何評價我的選擇,那是別人的課題,乾我屁事!每天超越、成為自己,並且在每個當下認真努力、做好該做的~那就ok了!
  還有一個點我覺得很棒,書中哲學家在和年輕人辯論的時候都會給出一個答案或結論,我覺得其中有打到我的點是:我常常和人家對話的時候,都能感覺到我 或 對方 想用一些要互相比較的淺意識行為或言語,我每次意識到都會覺得很尷尬,然後不知道接下來要怎麼回~如果感覺不到倒沒什麼差,反倒感覺得出來就麻煩了!
  如果我們對別人的態度是希望不表揚也不批判 (如果表揚別人好像在暗示自己比對方厲害,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;而批判就有種要否決對方的感覺,其實只是立場不同罷了,怎麼樣都ok的),那這樣要怎麼個態度、怎麼回應呢?只要回 ” 謝謝 ” 從心底表達感謝就可以了 (畢竟我們能做的就是和理想的自己比較就好),哲學家的這個答案我覺得超有用的!

結語:閱讀《被討厭的勇氣》,得到發自內心的幸福!

  希望站長的認真介紹有讓你更了解這本書的價值,其實書中很多內容真的得整本讀過才可以領悟到,因為基本上整個故事的連貫性是很強的!如果你也總是困在自我內耗、過度在意別人的眼光、總是感到壓抑和不自由,那麼這本書會是很棒的解藥!不要活在別人的理想世界裡,讓我們一起開心度過這場精彩的人生吧!
  這邊也分享給你《被討厭的勇氣》的 書局 & 最便連結 給你,才不會買到瑕疵品沒保障,歡迎閱讀後和我們分享你的心得,我們網站還有很多不同類型的書評並定期更新,也歡迎你另外瀏覽唷!

參考資料

站長本人的閱讀心得分享。

其他推薦

版權聲明

我們歡迎大家透過以下按鈕將內容分享至個人社群或通訊軟體,與他人進行交流討論。然而,我們嚴禁任何形式的文章複製、局部修改後再製、或其他侵害版權的行為。本網站所使用的圖片均為我們自行製作、合理使用或依法購買,並且不侵害他人利益。

分享文章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error: